01
抢课被套路
“对方告诉我他们的司法系统被冻结了6万,需要我帮他们解冻,我当时把他删了,然后过了20分钟以后,客服又把我加上,说如果我不配合他们操作的话,就把我父母起诉法庭,我就按他说的做了。”
——吓坏了的王小丫
02
上课被恐吓
苏州12岁女孩孔小囡用妈妈手机上网课
手机屏幕突然弹出添加好友的信息
备注是某地的警察
通过申请后这名自称警察的人
称小囡的父母涉嫌诈骗
要求30分钟内转账还款
“警察”恐吓小囡不能将此事告诉家人
否则她的父母要坐牢
惊慌失措的小囡前后转出7000元
当妈妈进房间发现异样
追问才得知女儿被骗了
03
溜课收“福利”
惠州14岁学生橙橙在网课中途
收到“某福利群”的QQ群消息
对方称因流量网红生日
现有福利发送
小金额大回报私聊即可
橙橙心想竟有这等好事
主动添加对方好友
对方称用父母手机扫描二维码刷单
马上能得到本金+佣金的收益
橙橙按照对方要求操作后获得了收益
尝到甜头后橙橙更信任对方
后对方以二维码异常、审核费等托词
骗橙橙反复扫描
共计被骗19万元
03
停课被复课
扬州秦姐给女儿报名舞蹈班
先是收到暂停上课的通知
后又接到虚拟号打来的电话
声称舞蹈培训机构老师并发了信息
信息上有线上听课的链接
注册线上听课APP可以上课
对方还建议秦姐不要挂电话
可以指导她下载和安装
才说停课怎么又线上复课?
因口音不像是扬州的
秦姐挂断电话后联系培训老师
得知这不是培训班的通知
时隔不久秦姐又接到两个电话
因咨询过老师就没再被对方忽悠
秦姐到舞蹈爱好者群中提醒其他家长
一位家长已操作到填写身份信息密码
甚至银行账号的步骤
担心被骗,没有填写
后来向所在培训班核实
证实并没有线上复课的打算
生活中不单单是培训登记,买房、买车甚至购买保险等等都可能有环节出现信息泄露。一些骗子会根据个人信息大数据分析你家孩子大概多大、有没有上培训班的可能,趁着停课通知“趁热打铁”,容易获得家长的信任。很多群也未必保密性强,如一些群验证进群不严,也容易被骗子混进群套取家长信息。
即便是线上复课
一般培训机构选择
有知名度的听课平台
更不会涉及填写银行信息
以及转账等步骤
疫情期间家长接到类似“通知”
一定要多方渠道核实
不要轻信,以免上当受骗
1、引导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不要有“不劳而获”的理念。别被“免费送”“充值返利”等吸引。
2、经常对孩子上网课使用的电脑、Pad、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检查。建议仅保留上课必须要用到的APP,把其他无关的游戏、社交、支付类等软件全部卸载。
3、孩子普遍自控能力较差,容易被直播、游戏等内容吸引。孩子一人在家时,家长可想法实时关注孩子的安全和学习情况,特别网课结束后要求立即关闭电子产品。
4、老师和家长要加强反诈骗教育。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不要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要贪图小便宜,轻信中奖、赚外快等说辞;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
5、家长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以免其受骗后大额转账汇款。同时也要关注孩子自己的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的余额。
6、教育孩子,多与老师、家长沟通交流,遇到自己无法辨别的事情,或者受到侵害后,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家长,及时报案,千万不要隐藏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