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注销“校园贷”?结果却是贷款送骗子!

2021/9/17 21:34:20

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层出不穷

即使是在校大学生

或者刚刚毕业的年轻人

也是诈骗分子眼中的“肥肉”









今年3月,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未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一律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大学生网贷政策收紧,支付宝、微信等用户量庞大的金融服务机构纷纷下调相应的大学生群体消费、贷款额度。

诈骗分子立马紧随其后
以注销、更改学生贷款账户为由实施诈骗

 8月22日,南通24岁的杨小妹接到开头为“00”的电话,声称小妹上学时有贷款没有还清,小妹明明记得自己没有贷款,但对方信誓旦旦留有小妹办理贷款的信息,如果小妹确实没办,需要办理相关的销户手续。在以方指引下,小妹西里糊涂在某金融平台开通了贷款,一万块白白送给了骗子。

 8月16日, 南通25岁叶小妹同样接到有关“校园贷”的电话,借口是要求她求学时曾经用学生的身份注册了京东白条,如今要注销账户就得跟着对方做。叶小妹一步一步跟着指示,还开通了屏幕共享,结果却开通了贷款,背上了4万真的债务。



前不久,西藏“90后”小王接到自称金融服务机构客服的电话。见对方准确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毕业学校和毕业时间,想到国家确实出台过相关规定,小王信以为真。


骗子到底怎么骗得你的贷款呢?

来看骗术复盘,骗子话术


“客服”:

“大学期间,支付宝平台给您开通了花呗和借呗对吧?现在国家明令禁止学生信息、校园信息出现在各大金融平台上,您开通支付宝时填写的是学生账户信息,现在需要将其撤销关闭,并改换成您现在的社会人士身份再继续使用。” 

“客服”:

“我这边先教你查询一下是否存在学生账户,稍后你自己在支付宝里面更改就可以了,好吗?你打开支付宝点击右下角‘我的’,再点击总资产点击进去,查看一下你的借呗额度。注意,我们不是让你去借款,明白吗?”

前面说是教用户查询所谓的“学生账户”,怎么立马变成了查询“借呗”额度?


事实上,诈骗分子以此为障眼法,目的是掌握电话一端的用户到底能借贷多少钱。小王看到自己的额度是81810元。这时,“客服”声称,进行“借呗”清零之后,才能把学生账号转换为社会人士账号。


所谓把“支付宝学生账户”清零,其实就是诈骗分子蛊惑用户在“借呗”里贷款,接着受害者把借贷出来的钱,真金白银地转给诈骗分子。


按照“客服”提示,小王把从“借呗”借贷的钱转到自己的银行卡,接着转到对方提供的自称“银保监会工作人员”的账号里。“客服”说,清零之后,银保监会的工作人员会马上把钱返回小王的支付宝“借呗”里,然后额度会相应地提升。


利用银联短信
虚构备案信息操作


小王表示,自己对诈骗分子要求银行卡转账的操作也产生过怀疑。但诈骗分子导演了一出“感情戏”,令他信以为真。

“客服”说,钱从“借呗”里提现转出后,小王会收到中国银联下发的短信,然后钱再从银行卡转到他的提供的账号里面的时候,他就会让小王发短信告知中国银联是本人提出的申请。


当天,小王先后收到7条来自中国银联95516的短信,均为转账验证码。每次收到验证码短信后,小王都给中国银联95516这个号码发送短信,短信的内容是按照“客服”的要求,写上“取消学生账户”,并要求把转账退回“借呗”账户的字样,以此给中国银联备案。


小王每发一条短信,对方都会给他发验证。原本因为银行卡受一次性转账限额必须进行多次操作产生的验证码短信,被诈骗分子包装成中国银联和受害者进行的信息备案对话。


一来一回的短信,让小王深陷骗局。经查证,来自95516号码的短信均为中国银联系统自动发送验证码信息,而用户自己给95516号码回复的短信,为无效操作。


网络诈骗层出不穷
用户转账均系违法


早前,警方向社会公布了注销校园贷的诈骗伎俩,如今注销校园贷的诈骗手法被翻新成注销支付宝学生账户。


这些瞄准青年人群体的诈骗手法,都是利用受害者担心个人征信受到不良影响的紧张心理,诱骗用户在相关平台进行贷款操作,最终再以“归还额度”为由,要求用户进行转账操作。


支付宝都是通过身份证实名认证,不存在学生账户改为工作账户的情况。支付宝唯一客服号为95188,工作人员不会以个人手机号或添加对方QQ号、微信号来联系用户要求转账。一旦出现类似情况,用户要及时报警止损。据国家反诈中心统计,从2020年到今年4月,“注销校园贷”的相关骗局超过5万起,损失金额达26亿多元。



反诈君想说
网贷账户注销和个人征信无直接关系
只要按时还清贷款便无失信一说
个人征信无法人为修改
任何以注销账户为由得要求转账行为
均系违法行为
征信查询请认准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