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层出不穷
即使是在校大学生
或者刚刚毕业的年轻人
也是诈骗分子眼中的“肥肉”
今年3月,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未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一律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大学生网贷政策收紧,支付宝、微信等用户量庞大的金融服务机构纷纷下调相应的大学生群体消费、贷款额度。
前不久,西藏“90后”小王接到自称金融服务机构客服的电话。见对方准确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毕业学校和毕业时间,想到国家确实出台过相关规定,小王信以为真。
骗子到底怎么骗得你的贷款呢?
来看骗术复盘,骗子话术
“我这边先教你查询一下是否存在学生账户,稍后你自己在支付宝里面更改就可以了,好吗?你打开支付宝点击右下角‘我的’,再点击总资产点击进去,查看一下你的借呗额度。注意,我们不是让你去借款,明白吗?”
前面说是教用户查询所谓的“学生账户”,怎么立马变成了查询“借呗”额度?
事实上,诈骗分子以此为障眼法,目的是掌握电话一端的用户到底能借贷多少钱。小王看到自己的额度是81810元。这时,“客服”声称,进行“借呗”清零之后,才能把学生账号转换为社会人士账号。
所谓把“支付宝学生账户”清零,其实就是诈骗分子蛊惑用户在“借呗”里贷款,接着受害者把借贷出来的钱,真金白银地转给诈骗分子。
按照“客服”提示,小王把从“借呗”借贷的钱转到自己的银行卡,接着转到对方提供的自称“银保监会工作人员”的账号里。“客服”说,清零之后,银保监会的工作人员会马上把钱返回小王的支付宝“借呗”里,然后额度会相应地提升。
小王表示,自己对诈骗分子要求银行卡转账的操作也产生过怀疑。但诈骗分子导演了一出“感情戏”,令他信以为真。
“客服”说,钱从“借呗”里提现转出后,小王会收到中国银联下发的短信,然后钱再从银行卡转到他的提供的账号里面的时候,他就会让小王发短信告知中国银联是本人提出的申请。
当天,小王先后收到7条来自中国银联95516的短信,均为转账验证码。每次收到验证码短信后,小王都给中国银联95516这个号码发送短信,短信的内容是按照“客服”的要求,写上“取消学生账户”,并要求把转账退回“借呗”账户的字样,以此给中国银联备案。
小王每发一条短信,对方都会给他发验证。原本因为银行卡受一次性转账限额必须进行多次操作产生的验证码短信,被诈骗分子包装成中国银联和受害者进行的信息备案对话。
一来一回的短信,让小王深陷骗局。经查证,来自95516号码的短信均为中国银联系统自动发送验证码信息,而用户自己给95516号码回复的短信,为无效操作。